“世界精神卫生日”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(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)在1992年发起的,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。世界各国每年都为“精神卫生日”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。包括拍摄、宣传促进精神发育健康的录像片、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、播放专题片等等。1996年9月10日,卫生部印发《关于开展1996年“世界精神卫生日”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》(卫医康发〔1996〕第79号),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“世界精神卫生日”宣传活动。2001年是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精神卫生年”。
精神卫生的背景
精神压力导致的不良结果往往呈爆发式,其所产生的极端行为往往是不可逆的,即使其导致的生理性的疾病在临床上有解决方案,患者配合治疗也往往是治疗的关键。所以精神卫生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精神卫生,也称心理卫生。目前对于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基本一致。在2013年5月1日,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》,内容主要包括了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、诊断、治疗、康复,先统称为狭义上的精神卫生,广义上的精神卫生指咨询、针对健康者的素养的提高。
精神卫生是什么?它和日益突出的精神疾病问题有何联系?
“狭义上的精神卫生包括了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、诊断、治疗、康复;广义上的精神卫生指咨询、针对健康者的素养的提高。精神压力导致的不良结果往往呈爆发式会导致其产生极端行为,即使其产生的生理性疾病有临床解决方案,但患者是否配合治疗才是关键,所以精神卫生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简单来说,狭义上的精神卫生包括了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、诊断、治疗、康复;广义上的精神卫生指咨询、针对健康者的素养的提高。
当今社会,各种就业压力、环境因素、家庭因素、人际交往障碍,精神疾病成为当今身体健康的不稳定因素,直接导致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及自杀行为,甚至对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都有间接性作用。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,精神疾病排名居首位,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%,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,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。
为何提出精神卫生这一概念?
精神卫生相关疾病它可发生在各年龄阶段——留守儿童因缺乏家庭教育而心理发育不健全;父母过度溺爱的子女也往往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、错误的社会认知;青少年情绪易波动,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而产生错误的行为,同时,较大的学习压力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;青年人步入社会往往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,复杂的人际关系会给心理脆弱的人带来较大的打击;青年到中年,除了就业压力还有家庭责任带来的压力,购买房产、养育子女、赡养老人等等需要巨大的经济支出以及精力;老年人往往因独居缺少陪伴与关爱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;因患残疾的病人因自卑产生的精神障碍。
这些人群、这些问题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,医护人员自杀案件频发,就业者因工作压力接连跳楼,甚至高等知识分子因学业压力放弃自己生命。触目惊心的案例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这个社会有多残酷,而是在提醒我们,社会之中有很多人因精神卫生问题游走在生命的边界,需要社会的关注与救助。
灯塔精神专科医院宣 |